穷小子的创业之路大结局,穷小子创业记

创业学习网2021-11-21 16:02:16299

在中国,如果你谈论红枣,你会想到哪个品牌?

再小的产品,再多的日常物件,只要能专业化、精细化,再小的生意,也能做成大生意。石菊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亲自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道理。一个没钱没资源的穷小子,想靠知识改变命运,却高考落榜,凭着努力拼搏的精神,把红枣卖到市场上,多么励志!

现在的企业家野心勃勃,高人一等的都是下等人。然而,当我们回顾中国老一辈企业家时,他们总能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。或许,这才是今天的企业家最应该学习的——用产品说话,而不是把营销放在首位。始终坚守本心,努力工作,才能让企业长久成长。

石菊彬之所以能被称为企业家的典范,并不是因为他的亿万身家,而是因为他创业永不服输的热情和决心,正如石菊彬自己所说:"做企业是我的梦想,我愿意为我的梦想燃烧自己!"

接下来,蒋先生将为大家介绍石菊彬的创业故事。

1961年,石菊彬出生在河南新郑孟庄的一个农村家庭。孟庄到处都是砂石,可以说是穷极了。但是,在这样的条件下,它极其适合红枣的生长。所以《梦庄》里有一句顺口溜:‘梦庄梦庄全是沙山,粮食不够。煮枣和喝汤。

石菊彬出身贫寒,小时候吃不起饭。他的母亲会把树上的红枣打碎,煮成汤给石菊彬喝。可以说,石菊彬是吃红枣长大的。红枣是一种如此不起眼的水果,对他来说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
为此,石菊彬从小就对种植红枣了如指掌,哪些红枣容易出虫,哪些红枣好吃,哪些红枣早熟。

十几岁的时候,石菊彬为了补贴家用,跟着同伴去接火车,出去卖花生和红枣。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周游全国、结识人的能力,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。

石菊彬很早就意识到,要想摆脱这种清贫的生活,还是要读书。虽然石菊彬很努力,但也许他不是生来学习的,高考落榜了。

靠知识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,但石菊彬从未放弃过‘鲤鱼跃龙门’的希望。作为村里唯一的高中生,石菊彬20岁就当上了村长。当上村长后,石菊彬一边到处做小生意,一边想着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。

1986年,石菊彬偶然得知南方人人都爱用红枣煮汤。当时从村委会经营枣园的石菊斌,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。于是,他决定南下深圳,靠卖枣赚钱。

穷小子高考落榜,勇闯深圳

石菊彬从孟州拉了几车枣子去深圳,使劲喊,甚至一下子卖了2万元。这对于贫困的孟庄人来说,不亚于一个天文数字。

石菊彬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。赚到第一桶金的石菊彬对此并不满意。如果他把村民聚集在一起,他真的很富有。

>

于是,他联合村里人一起,想要故技重施,再赚一笔钱。他从村里收购了20吨大枣,租了5辆卡车南下深圳。然而毕竟缺少经验,石聚彬没有考虑到会有意外因素。因着一路上连续降雨,枣子都发霉烂掉,石聚彬这一趟不仅没赚到钱,还落得个血本无归。


全村人的心血都被付之一炬,感到羞愧难当的石聚彬辞去了村长职务,离开村子,决心打工赚钱,补偿村里人的损失。临走前,他撂下一句话:"还不上大伙的钱,我永不进村!"


石聚彬托朋友在郑州找了个在印刷厂的活计,一干就是五年。这五年,他从搬运工一路做到副厂长,终于攒够了钱。


在这期间,石聚彬也一直没忘记自己当初做红枣生意的光景。他心底一直都有个盼望,盼望着能把家乡的红枣卖出去,想在家乡的根儿上,做成一番大事业。


石聚彬回到了村子,还掉了所有的钱。令他十分感动的是,当初亏得血本无归,村里的人却依然相信他,期望着他能带大家致富。


石聚彬立即辞掉了副厂长的职务,带领大家重新开始做红枣生意。


重振旗鼓,终成百亿身家

石聚彬重回故土,于1993年在村子里收购了一批鸡心红枣。这一次,他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和经验,明白鲜枣虽然销路好,但不易保存,也不宜运输。因此,他决定把鲜枣加工成干枣售卖。


石聚彬精心研制出的"鸡心人参枣"口味独特,包装精致,携带方便,刚刚问市就卖得异常火爆,销售额达到了30万。


辗转多年的石聚彬,这一回终于在红枣生意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他围绕着一个个小小的红枣,发明创造出无数的新产品,包括了免洗红枣、枣生核、脆片、枣片、蜜饯、枣干、焦枣、脆枣、枣粉、蜂蜜、枣饮料等多个产品系列,让他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"红枣大王。"


石聚彬热爱这份事业,因此对于研究红枣类的新产品也格外有干劲。很快,石聚彬的品牌风靡全国,他也因此收获了近百亿的身家。


然而富有至此,石聚彬却依然很朴素。在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中,石聚彬穿着普通的衬衫,坐在马路边的台阶上吃盒饭,对此,他表示:"我只是一个农民,一个爱着家乡枣儿的农民而已。"


从一介农民到百亿身家,石聚彬如今依然在砥砺前行。未来,他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
穷小子的创业之路大结局,穷小子创业记

本文内容转载互联网,如发现本站有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联系站长,将立刻删除。

标签推荐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